EV知道  >  厂商  >  正文

加快产业升级 推进节能减排

2021 年 01 月 29 日 16 : 12 原创 编辑:陈晓霞 来源:EV知道
分享: 微信 微博

[ EV知道 厂商 ]在一系列国家支持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在全球市场都形成先发优势。但相对于历史悠久的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才刚刚起步,即使机遇无限却也面临巨大挑战,包括研发成本高、新能源汽车企业底子薄弱、品牌溢价能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加上全球经济环境衰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会面临着停滞或倒退。在此环境下,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发展,必须达到三大目标,首先,要满足节能减排;其次,能完成或有助于产业升级;第三,有科技创新的支持。以上三点,也是和国家新能源政策相符合。

节能减排是第一导向

新能源汽车发展和节能减排计划息息相关,节能减排对于我国来说,是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和居民健康的尖锐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如果不能降低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面临严重的能源缺口,因此,新能源汽车发展当以节能减排为第一导向。

加快产业升级 推进节能减排

江淮旗下锐捷特2.7T发动机

在工信部去年最新发布的《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除了明确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考核要求,更增加了引导传统乘用车节能的措施,针对此,一些具有前瞻眼光的汽车企业也是早有准备。例如,江汽集团早已建立起自己的发动机品牌Green JET(锐捷特)。自2009年起,10年共计10款发动机荣膺“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其中,1.5L乙醇燃料发动机是一款清洁能源发动机,使用任意配比的汽油和乙醇燃料,具备燃油机及性能优点。2.0T+发动机是新一代高性能发动机,将进气VVT与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完美结合,实现发动机强劲动力与低油耗相兼顾。而吉利也在义乌拥有动力总成基地;比亚迪则通过导入能源管理体系,实现整体节能减排,相信各大自主品牌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升级转型为当务之急

明确新能源发展方向后,如何完成产业升级转型,从国家政策导向改变为市场导向,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国内一些自主品牌,已经坚定的发展以纯电动车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车,从消费角度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需求,而在战略布局上则开始思考国际化转型。

加快产业升级 推进节能减排

蜂窝电池

经过多年的迭代研发,江淮新能源已系统掌握电动汽车的电池成组、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及能量回收、驱动与制动电耦合、远程监控、电磁兼容等关键技术,特别是高比能电池包热失控安全技术在国内率先取得突破,形成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正向开发能力。

十年上万次模拟热失控试验,最终通过五层次高安全蜂窝电池系统技术解决了电池热失控安全难题。经过近万次爆炸试验,蜂窝电池技术方案通过外延包覆的UE技术,可做到电芯单体之间电隔离和热隔离,有效避免因电池失效导致的车辆起火,提供安全放心的用车选择。截至2020年末,该方案在2万辆车近四年使用,累计监控识别6例电芯爆炸故障车辆,均未起火。高效静音“三合一”电驱动技术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开发,兼顾动力输出与安全性能,最高效率达到93%,获得授权专利5项,代表了目前中国主流的新能源汽车最高技术水平。

科技创新是加速市场需求动力的源泉

在需求的强大作用力下,往往会产生技术革新,例如福特T型汽车产生、石油炼化技术的进步等,无不是在有了巨大市场需求后催生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革命同样需要市场需求的动力,除了电池技术,智能化应用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关注的风口。

在智能网联领域,由江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最听话的车联网管家”—智聆,可实现全面的多媒体互联功能,提供全网资讯在线、动态交通在线等服务,已全面搭载在量产车型上。

加快产业升级 推进节能减排

安徽颁发首批无人驾驶测试牌照

在5G的应用上,江汽集团在内部建立了5G网联示范区,部署有车路协同、通讯和现实路牌等施工标识的互联互通,完成5G基站建设并实现全覆盖,5G网络正在进行远程的驾驶研究,以及如何覆盖车辆的研究工作也在同步运行。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始终是推动一个产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希望能有更多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不忘初心,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水平,持续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智能、环保的车生活,实现节能减排、能源安全。

总结

2021年将是特斯拉产能、销量在全球爆发的一年。随着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爬坡、柏林超级工厂的落成投产,特斯拉将在全球开启新一轮电动汽车热潮。特斯拉预计接下来的几年中,车辆交付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0%,支撑这一高速发展的,则是特斯拉在生产、产品、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绝对实力。

本文内容为EV知道( www.evzhidao.com)编辑或翻译,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发表我的评论

共0条评论  |  共0位用户参与
0 / 5000 字
发 布

相关文章

REVIEW

0